“讲好黄河生态故事”系列报道之二:治理黄河

发布时间:2020-06-22 来源:


         滔滔黄河,悠悠济水。济源因水而生,因水而富有灵气,成为一座北方水城。
  济源全域位于黄河流域,搞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守生态底线。
  济源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力争全域525个村(居)全部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用好正面清单,实行一体化执法监管,实现执法与服务并重,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为玉川大地带来生态福利。近年,济源生态环境人克难攻坚,奋力谱写治理黄河的壮美篇章。
  专项整治 让污染源达标排放
  小满时节,蟒河岸边,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内树木葱郁。
  去年7月竣工投产的污水处理厂正有序作业,只见收集管网将生产废水输送到调节池,然后进入高效澄清池,加入混凝剂、石灰、絮凝剂等,浑浊的水就变成清水,分离出的杂质被吸入污泥管。
  “现在,济源钢铁有了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减少了污水排放,处理后的水还可以补充生产用水,每年可减少新水使用量670万立方米。”该公司的运行车间主任高天峰告诉记者。
  改善环境,治理是关键。不仅是蟒河,济源大大小小200多条河流皆汇入黄河。因此,沿河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王雪峰说:“去年以来,对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我们依法关闭了40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制革、印染、塑料、电镀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散乱污’窝点,立案查处30家污水排放超标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惩处。”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生态环境部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精力用在精准上,突出指导帮扶,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坚持精准发力,因企制宜,分类施治,帮助企业提高治理水平,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户厕改造 让新农村美丽宜居
  5月的承留镇花石村,古色古香,巷道整洁。
  “以前,村里厕所、厨房的污水直接排进商水河,河水脏臭。”花石村监委会主任周群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厕所进行了改造,建了污水处理终端。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浇花浇树,实现有效利用。”
  在花石村,记者碰到了60多岁的孙阿姨。她笑着说:“看着自己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心里美滋滋的,干活也有劲了。”
  花石村的变化,只是济源实施村(居)生活污水治理总体规划的缩影。
  按照“平原区域村入管网,丘陵集中村建终端,山区分散村改户厕”这一原则,济源因地制宜,对能纳入污水管网的“应入尽入”,对不能纳入污水管网的建设污水处理终端进行处理。
  数据显示,2019年重点实施的64个村(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户厕改造一体化项目,已经建成的有54个,占84.4%。
  针对农村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问题,济源先后多次开展综合整治,实现了养殖业与保护流域生态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已清理养殖户446个,有144个养殖场(区)完成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河流沿线554个养殖场(区)的粪污处理设施得到改造提升。
  正面清单 让企业主获得“信任”
  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是生态环境部针对疫情防控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优化执法方式方法,提高执法效能。
  4月17日,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发布涉及155家企业的第一批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作为一家生产岩棉保温材料的企业,河南凯华万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也进入了这份正面清单。
  5月13日,该公司总经理陈伟告诉记者:“如今,公司所有的排放口、门禁系统都安装了在线监控并已联网。除了自主管理,生态环境部门也可随时在线监控。”
  按照规定,正面清单里的企业“双随机”抽查到的,可免于现场执法检查,以非现场执法方式为主进行检查。
  生态环境部门还将开展帮扶,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做到有需要时有服务、无需要时不打扰。
  “进入正面清单,就是获得了一份‘信任’,增加了自豪感和认同感。现场检查少了,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我们会珍惜这个荣誉,在环保减排方面再创佳绩。”许多企业负责人坦言。
  “对排污单位实施一体化专项执法是省生态环境厅落实执法与服务并重,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创新。”王雪峰说,“我们将科学运用一体化执法检查成果,在工作力度不减、整改标准不减的基础上有效减少检查频次,提升执法效能。”
  “守护好壮美黄河就是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济源生态环境人坚信,“只要矢志不渝,拿出直面问题的勇气和保护黄河的决心,我们就一定能守护好母亲河,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济源日报)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水利局
单位电话:0391-6633141
单位地址:济源市行政二区8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0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1732号
电子标识编号 CA172680000407602790000
举报投诉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26号

技术支持:河南九华云软件有限公司(0391-662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