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2024年,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等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济源水利系统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认真落实示范区党工委总体部署和管委会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政治,聚焦重点任务求突破,抓实了八项工作:一是水利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是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三是水旱灾害防御全面加强;四是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强化;五是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六是水利移民工作扎实开展;七是水利工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八是全面从严治党走实走深。一年来,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努力工作,走遍了千山万水,服务了千家万户,为济源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指出,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度挖掘当前政策需求等方面蕴藏的新机遇,准确把握中央、省和示范区各级赋予水利部门的新任务,全力推进现代化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迈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做好2025年水利工作,要坚持“12316”的工作思路。“1”:即做好一个规划:完成济源大水网规划,布局建设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现代化水网体系,从顶层设计上解决水资源管理利用问题。“2”:即两个确保——保安全、保供水。一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抓好河、湖、库、淤地坝防洪排涝、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确保度汛安全。二是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集中连片维修养护工程,进一步改善供水设施条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保障好群众和企业生活生产用水。“3”:即实施3大类10项重点工程。第二个“1”:即大力弘扬一种精神,围绕济源最具水利代表符号的“引沁济蟒精神”,选树精神阵地、挖掘水利故事、培养时代标杆,在全系统树立一种精神、举起一面旗帜、打造一个品牌,激发全系统干部职工传承弘扬老一辈水利人坚韧不拔、大干水利、造福百姓的引沁济蟒精神。“6”:即重点抓好思想、机制、人才、资金、纪律、宣传等6个方面的保障。重点要完善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水资源配置保障体系、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等3大体系;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乡村振兴水利基础、幸福河湖建设、水利移民工作、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等6项工作;实施10项重点工程。
会议要求,推动2025年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全面从严治党,做到严守纪律,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要坚持站位全局,谋划长远,脚踏实地,抓实抓小;要紧紧抓住重点,勇挑大梁,多思善学,深耕主业。要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全面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部署要求,注重把握和运用好“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四为”工作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抢抓国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超长期国债支持水利项目等历史机遇,以全力推进重点水利项目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始终坚持“重规划、保安全、护生态、促发展、惠民生”,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水保障和水支撑。
会议表彰了2024年度水利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水利局 单位电话:0391-6633141 单位地址:济源市行政二区8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0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1732号 电子标识编号 CA172680000407602790000 举报投诉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