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示范区水利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23 来源:水利局


9月22日,济源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农产品“金秋消费季”活动在邵原镇北寨村举行。今年的农民丰收节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全面展示济源“三农”发展成就,充分展现济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和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中,对济源学用“千万工程”先进镇、部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进单位、企业,学用“千万工程”先进村,优秀乡村运营师、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进行了颁奖,示范区水利局被表彰为“济源示范区学用‘千万工程’先进单位”。

近年来,示范区水利局全面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深刻感悟“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求实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水利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农村水利工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以上,水质检测达标率100%,脱贫村饮水安全100%达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了0.599,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安全、水保障和水支撑
一是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作。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调研,亲自指导农村水利工作,协调解决疑难问题。水利局党组每月定期召开农村水利问题排查整改专题会议,传达上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推进农村水利工作,制定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农村供水安全应急机制,组建应急救援救灾专班、明确全市应急供水水源及供水点、明确村级农村供水工程责任人,全面保障农村用水安全。
二是强化农村供水服务。近年来,水利局持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四项标准”,对全市农村逐工程逐村开展从“源头”到“龙头”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拉网式排查,对农村饮水“三个责任”“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水质、水量情况、水源保护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特别是每年“三夏”“三秋”和汛期等关键时间节点,重点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力度,从局机关到基层供水单位,有关工作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服务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及时了解掌握农村群众饮水需求和问题,及时制定问题清单和台账,不断加强问题整改,做到动态清零。
三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农村“四化”供水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了《济源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意见》,明确年度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水源地表化供水工程服务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5%以上,进一步改善和提升11个镇215个村25万人的饮水条件。近年来,先后开工建设了济源市北部供水工程、南部岭区供水工程、坡头镇集中供水工程、东部集中供水工程、蟒河口水库供水、经开区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着力从根本上解决供水保障能力不足、供水不稳定等问题,实现农村供水同网、同质、同管理、同服务。目前,北部和南部集中供水工程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其他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四是提升灌区设施建设水平。围绕农业灌溉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陆续完成了大峪镇抗旱应急引水工程、王屋镇抗旱应急工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项目等多个管网干、支管以及田间管网和配套工程,形成了高效节水灌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实施了王屋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对现有干支管进行节水改造,消除了干支管影响正常供水的安全隐患,改善灌溉面积5.32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274万亩,灌溉效益进一步提升。
五是积极服务种业振兴战略。绕蔬菜种业振兴行动,谋划实施农村水利项目,通过打机井、修水池、建提灌站、铺设管网等多种措施,对农村灌区进行改造提升,提高蓄水保水能力,为蔬菜制种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先后完成了蔬菜种业振兴行动水利应急设施建设项目期工程,在234个村铺设供水管道40余公里,建设机井、蓄水池、提灌站、阀门井等水利设施600余处,新增蔬菜制种灌溉面积3.57万亩。

主办单位: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水利局
单位电话:0391-6633141
单位地址:济源市行政二区8号楼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0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1732号
电子标识编号 CA172680000407602790000
举报投诉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26号

技术支持:河南九华云软件有限公司(0391-662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