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天气持续干旱少雨,高温大风天气较多,济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农村供水工程水源急剧减少,农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面临困难。示范区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迅速启动农村供水Ⅳ级应急响应,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及时开展应急送水工作,全力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7月份,经过几轮降雨后,山区的旱情得到较大缓解,其中山区主要水库王屋山水库、鳌背山水库、布袋沟水库库容较为充足,可以满足农村供水需求。各相关镇经过64天的应急供水,吃水困难问题已基本解决,决定解除农村供水Ⅳ级应急响应。
一是迅速行动,强化组织协调。示范区农村供水调度会议召开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农村供水工程应急救援救灾工作专班,印发了《济源示范区农村应急供水方案》《示范区农村应急供水各镇需求表》等工作方案和措施计划,紧盯山区镇村应急用水需求,强化区直部门对接帮扶。示范区水利局、应急局、财政局、住建局、民政局和市城投公司、水投公司、文旅集团、投资集团、资本运营集团履行包镇职责,积极支援服务农村应急供水工作。各相关镇迅速响应,分别启动镇级应急供水预案,成立镇级农村供水工程应急救援救灾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全力保障应急供水工作有力推进。
二是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在开展农村应急供水期间,各相关单位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强化协调配合,全力做好应急送水准备工作。示范区水利局协调市城投、水投公司设置应急取水点6处,加强对山区供水管道的巡线、管护和排查工作,申请省级抗旱资金20万元并协调财政局向相关镇及时下达指标;示范区应急局统筹协调全市应急供水车辆80台,并按照各相关镇供水需求有计划向相关镇派出应急供水车辆;示范区水利局、应急局、财政局、住建局、民政局等区直部门和市城投公司、水投公司、文旅集团、投资集团、资本运营集团等平台公司,按照工作方案,派出工作人员与所包镇对接,通过采取提供应急供水车辆等形式,积极服务应急供水工作。
三是持续送水,保障群众用水。截至7月7日,在各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农村应急供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经累计送水64天,共送水2137车次23181.6m³,保障了72个村、3个社区、2家企业、1所小学 1.6万人的生活饮水和 605 亩烟叶灌溉。
通过持续开展应急供水行动,有效缓解了干旱带来的用水困难,稳定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为山区群众的正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用水保障。在应急供水过程中,各部门和单位的紧密协作,不仅解决了当下的用水危机,还积累了宝贵的应急处置经验,为今后应对类似的供水突发事件奠定了良好基础。6月4日和7月6日,省水利厅纪检组长周永攀和副厅长祝云宪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先后深入到示范区王屋镇、下冶镇、克井镇、思礼镇、王屋山供水站、蟒河口水库检查防汛抗旱等工作,对示范区5月4日以来开展的防汛抗旱、农村应急供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